编者按:春风化雨润桃李,立德树人守初心。为积极响应学校开展的2023年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讲述我的育人故事活动暨第二季《榜样风采——讲述我的育人故事》征集活动,展现我院教师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心用情育人的动人故事,学院特推出“榜样风采——讲述我的育人故事”专栏。今天讲述陈文瑛老师的育人故事。
陈文瑛教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个人简介:
陈文瑛,教授、工学博士,管理工程学院副院长,自2004年4月以来任我校安全工程系教师,长期从事复杂系统安全性分析研究,曾获得学校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等称号,导师团队曾获学校第一届研究生导学团队风采展示优秀奖。指导学生在2021年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术年会研究生论坛评审中获得一等奖、在2023年第一届北京高校安全工程与应急技术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2个二等奖。
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原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主持和参与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多项,主持完成多项航天科技、科工集团等行业企业课题,专著1部,主编教材2部,在国内外SSCI、SCI、EI检索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一把火。陈文瑛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思维能力,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原则,不断激发学生对于科研的兴趣和热情。她要求学生广泛阅读文献,并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课题,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个性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她常常鼓励学生多与老师和其他同学沟通交流,多学习优秀前辈的经验。学生在科研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时会有畏难情绪,偶尔也会丧失科研的兴趣和热情。陈文瑛会像朋友一样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困惑,又会像家人一样鼓励学生要自信自强。陈文瑛对育人工作从不懈怠,自从教以来,每周组织召开课题组讨论会议。在她的课题组,常常能听到她对学生说:“我相信你,你也要对自己有信心。”对学生而言,她不厌其烦的鼓舞就像黑暗里的一束光,给了学生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守正创新,与时俱进
且以探索谋新路,且以勇气换新颜。坚守学无止境的初心,是陈文瑛从教以来的育人宗旨。不论是科学研究还是思想引领,她从不固步自封,而是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与经验,并将其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她在科研工作中积极进取,面向现实需求不断研究新问题并摸索新方法,做出了一系列的创新型成果。在每次课题组会议中,她都会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们传达团队目前的研究方向在国内外的最新资讯,并针对学生学习的进度提出专业性的见解,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科研方向。她多次带领学生参加专业性的学术会议和科技创新大赛,悉心指导学生的学术作品,指导学生做学术性汇报,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让学生学习到了很多科技前沿专业知识。学生在校学习全过程中,她对学生负责任、希望学生能够成长的态度,让很多学生至今难以忘怀。也正是在他的专业指引下,其团队屡创佳绩,在国内外高质量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并多次在学术竞赛中获奖。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样也是潜移默化的。陈文瑛严格要求学生的前提,是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用亲身经历教育学生,用行动诠释责任。她对待科研的态度是严肃且一丝不苟的,她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在办公室里,几乎把自己全部的时间都投入在了教育中,投身于科学研究工作,致力于为学生解决科研难题,哪怕在节假日里也一定能看到她一遍遍为学生修改论文的身影。她的兢兢业业与脚踏实地也就如春雨般,无声地影响着她的学生,真正做到了身教重于言教。除了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她还经常对学生说要敢于开拓创新,鼓励学生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把自己应对科研压力和科研难题的“秘诀”教给学生,教导学生要积极勇敢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和挑战。她还多次对学生说要坚定理想信念,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青年。
严中有爱,爱中有方
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教育中的爱不是宠爱更不是溺爱,而是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的的关爱。陈文瑛对学生的爱体现在她育人工作的方方面面。她非常注重学生们学习的过程,在科研上往往要求严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严”中引导学生成长。在科研上一丝不苟要求学生的同时,也在生活中给了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有回家路上的叮咛,有生病卧床的关心,有情绪低落的安慰,也有运动健身的邀请……生活中的陈文瑛十分温柔随和。她多次邀请学生到家中做客,与学生互动谈心,搭建起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利用节假日不定期组织活动,在紧张的科研生活之余为学生们营造欢乐温馨的氛围;疫情期间给学生们送来的热气腾腾的饺子,让远游的学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她相处的过程是享受的,学生们往往会被她的真诚与包容所吸引,还会被她的专业与严谨所折服。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陈文瑛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科研问题的解决,更有思考问题的维度;学生从她身上学到的,除了学科知识以外,还有面对人生的态度。她脚踏实地、无私奉献,用智慧的光芒把学生的人生之路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