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特邀杨立兴教授开展大数据与智慧交通研究中心学术讲座

    2019年9月26日上午,我院特邀请杨立兴教授进行了主题为《拥堵条件下面向安全和服务提升的地铁客流管理模型及算法》的学术讲座,分享他在交通领域的研究成果,旨在以研究实例向同学们讲授研究知识与方法,让大家深入了解交通问题的发展现状及相关知识。

    首先,杨立兴教授为大家介绍了该项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被寄予厚望来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困境,以提高出行效率,提升城市活力。2010年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比较快,中国内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位,但另一方面,轨道交通运营复杂(发车间隔短、不确定干扰强、运行环境多变),客流的异质性(各线差异性强、潮汐现象明细、总体不均衡)、动态性(到站规律)、随机性特征显著,是典型的复杂巨系统,以北上广等大城市为例,客流需求巨大、拥堵严重、服务水平低,如何优化和提升就成为首要问题。

    紧接着,杨立兴教授针对客流测和客流优化控制方法提出了三个问题和控制方法:基于路径选择的客流控制方法、鲁棒客流的控制方法(大、小规模算例)、网络客流控制方法。其中前两种是从线路层面进行研究,第三个问题是从网络层面进行研究,杨立兴教授在每种控制方法的讲述中落实至具体算例,将研究过程一一展现出来。针对地铁拥堵的现实问题,杨老师也提出了在交通运营中高效耦合车流和客流,提高服务质量的想法,为大家介绍了耦合车流和客流的思路。

    最后,针对这次研究主题杨立兴教授展开了进一步研究方向的思考,介绍下一步研究方向将从考虑客流损失、网络鲁棒客流控制方案、票价的客流诱导三方面进行更深的研究工作。讲座结束后,我院尚华艳老师及参会同学也和杨立兴教授进行了相关学术问题的积极探讨,使同学们对研究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主动思考和交流理解。

    通过举办《拥堵条件下面向安全和服务提升的地铁客流管理模型及算法》讲座,同学们对交通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开阔了眼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同学们今后的研究领域和方法、学习发展和进步提供了新的指导和方向。


个人履历
    杨立兴,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长期从事轨道交通优化管理与控制方面的研究,现已发表SCI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多篇论文入选 “ESI高被引论文”和“ESI热点论文”;先后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钟家庆运筹学奖”、“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青年奖” 、中国运筹学会“运筹新人奖”,并入选北京交通大学首批“卓越百人计划”。兼任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中国运筹学会智能计算分会理事长、亚太工业工程与管理学会Fellow、交通运输顶级期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编委会编辑、Urban Rail Transit副主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