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资源环境和电子信息专业教师参加《工程类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试行)》研修会

为完善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加快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分类发展,深化产学研融合、提升培养质量,2024年6月29日,我院资源与环境专业、电子信息专业的多位教师参加《工程类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试行)》研修会。本次研修会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与天津大学以及铜仁学院联合主办。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沈岩主持,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陈云坤、铜仁学院校长朱克乾、全国工程专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写组执行负责人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斌、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张淑林分别向大会致辞。会议包含线上和线下会议,陈大伟、张丽玮参加线上会议,李伟、闫瑾参加线下会议。

1.jpg

据悉,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于5月8日发布了《工程类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基本要求》中对研究类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报告、产品设计(作品创作)、方案设计等5类学位论文类型的基本定位、选题要求、内容要求、规范性要求、创新与贡献要求、评价要素作了明确的规定。

全国工程专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写组执行负责人、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斌教授作研修会首场报告:《创新引领,实践驱动:工程硕士论文新形式与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报告从国家战略、政策背景、科技革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迫切要求出发,分别介绍了天津大学的卓越人才培养过程与天大行动、《基本要求》的编制过程和编制情况,并对《基本要求》的内容作细致解读。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论文质量监测处处长李恒金作专题报告,报告题目为《开展高质量学位论文质量监测服务,助力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重点介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组织结构、论文质量监测处的主要职责、论文监测服务、我国30年以来的学位论文质量分析与建议、论文质量监测的下一步计划等内容。

此次研修会还特邀《基本要求》编写组的成员,深入解读《基本要求》中每类学位论文类型的基本要求、实施细则和评价重点,并结合实际范例讲解了从研究类论文选题和撰写、调研报告的撰写、案例调研和案例分析、产品设计、展示和验证以及方案设计和展示等环节的注意事项。通过参加此次会议,我院教师深刻了解了我国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理清了不同类型工程专业学位论文的撰写要求和要点,对今后的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