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管理工程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十四五”发展规划,将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科学研究质量提升“登峰工程”的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科研工作再创佳绩!
辛勤耕耘结硕果
2024年,学院以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为抓手,通过强化绩效考核等措施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获批国家级项目3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批省部级项目4项,包括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和首都高端智库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管理科学学报》《管理评论》、Information Sciences、Computer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等期刊发表论文45篇,其中A1刊7篇、A2刊6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
2024年管理工程学院代表性科研项目立项名单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项目类别 |
负责人 |
1 |
数据驱动型全局分布鲁棒设施选址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青年项目 |
刘天奇 |
2 |
新质生产力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一般项目 |
江成 |
3 |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数据治理问题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后期资助项目 |
沈睿芳 |
4 |
北京新能源产业ESG表现的影响机理与提升路径研究:数智化与关联网络协同赋能视角 |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重点项目 |
陈炜 |
5 |
“双碳”背景下基于多模态图学习的企业ESG漂绿风险分析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青年项目 |
陈振松 |
人工智能显实力
学院教师聚焦金融科技、低碳经济等重点领域,在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模型和算法、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等方向形成较为鲜明的研究特色。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中国图象图形学报》、Pattern Recognition、Applied Soft Computing等期刊发表论文18篇。陈炜教授连续三年入选人工智能领域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榜单,同时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1960~2023)榜单。
数字经济拓方向
以学校数字经济交叉科学平台为依托,学院加强有组织科研,引导学术团队之间交流协作,激励教师围绕数字经济热点问题开拓研究新方向。获批学校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项目“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智能投顾系统设计方法”,获批北京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招标项目“数字经济与绿色金融协同赋能北京高质量发展提升路径研究”以及“基于图注意力机制的数字贸易产业链风险传染及韧性提升策略研究”等3项数字经济人才提升项目。
搭建平台提声誉
2024年,学院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通过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前沿学术报告、学术沙龙等形式,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提高学院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举办第三届量化金融与风险管理论坛、人工智能交叉创新发展论坛、复杂系统智能控制与优化前沿论坛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Systems期刊建设研讨会;邀请英国谢菲尔德大学Francisco Saldanha da Gama教授、清华大学刘宝碇教授等专家作学术报告14场;与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合作,举办第10-14期“管理工程学院研究生学术沙龙”。
2025年,学院将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秉持创新驱动的科研理念,瞄准国家和首都重大战略需求与学术前沿,强化有组织科研,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代表性标志性科研成果产出,持续推动科研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