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管理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刘天奇在运筹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Computer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发表论文“Optimal-transport satisficing with applications to capacitated hub location”。刘天奇是第二作者和通讯作者,第一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胡杰,第三和第四作者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王曙明和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陈植。最新数据显示,Computer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是JCR二区期刊,影响因子为4.6。
论文简介:
论文研究了一个带补偿策略的两阶段枢纽选址问题,其中,补偿策略为第二阶段的商品运输决策,即基于所构建的枢纽网络以及观测到的需求确定最优运输路线。作者考虑了两层不确定参数,包括(目标函数上的)单位运输成本不确定以及(约束上的)商品需求不确定。基于 1-Wasserstein 距离,作者提出一种在分布不确定环境下评估战略决策吸引力的一致满意度准则,即最优运输满意度 (Optimal-Transport Satisficing, OTS),并证明其满足一些良好的风险度量性质。进一步地,作者将最优运输满意度准则应用到两阶段枢纽选址问题上,构建两阶段最优运输满意度枢纽选址优化模型,即最大化OTS来寻求最佳选址决策。此外,针对以非负空间为支撑集的随机单位运输成本,作者证明了其极值概率分布下的期望成本可以等价表示为经验分布下的期望成本加上一个正则项。针对随机成本与需求,作者构建了一种基于“列-约束-生成(Column-and-Constraint Generation)”的二分搜索算法以求得最优运输满意度枢纽选址优化模型的精确解。最后,通过一系列数值实验分析模型参数对最优解的影响,并验证所构建模型的价值以及所提出求解方法的有效性。
作者简介:
胡杰,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驱动优化建模。刘天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管理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鲁棒优化与随机规划、供应链及物流管理、可持续性能源系统优化。王曙明,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随机鲁棒优化、统计学习、模型不确定性。陈植,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驱动优化模型构建与算法设计、资源分配和风险管理中的竞争与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