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6日下午,我院特邀北京化工大学李想教授开展学术报告,主题为:《数据驱动的危化品运输风险防控理论与方法》,讲座主要围绕危化品运输调度规划方法展开。大数据与智慧交通中心的学生及学院部分老师、同学参加了讲座。
李想教授谈到,随着我国城市圈的快速发展和工业物流的持续活跃,危化品运输安全事故给社会、经济、环境造成的风险日益增大。危化品运输风险量化管理方法学体系是各级政府防控措施的关键保障。因此,如何精准、敏捷、弹性的管理危化品运输,识别其安全隐患并进行定量风险分析,需要我们对危化品运输调度规划有充分的研究
李想教授从行业现状、危化品运输相关问题分析、创新成果三个方面,给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首先,我国危化品运输企业超过1.3万家,运输量占道路年运输总量的30%以上,但当前运输企业专业程度不够,运输事故频发,造成人员伤亡及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交通运输部发文要求加强危化品运输全链条安全管理。报告以此为出发点,从系统层面对危化品进行风险控制与识别。
其次,从人、车、货、路、仓五个方面对危化品运输进行安全规划。具体来说,通过非视频数据(GPS、陀螺仪数据)监控驾驶员危险驾驶行为并及时提醒;定期检查车辆老化情况;通过安装传感器,检测温度、压强等指标来监控运输货品状态;检测危化品运输车辆既定路线情况,对线路进行实时更新及动态调整,避免事故发生;同时还要监测危化品仓储情况和仓储状态及仓库的位置设置。通过产学研结合,建立智能监测预警与安全管理联合研究中心,实现项目落地。
最后,李想教授从技术层面和理论层面介绍了当前的创新成果。技术层面研发了多套智能化风险感知设备,构建了危化品知识图谱,开发了危化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平台。理论层面提出了安全隐患识别与定量风险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主动规划和实时响应的运输风险管理方法,形成了基于鲁棒优化与分治计算的运输调度规划方法。同时,李想教授给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如人员定位、应急疏散等。
会后,李想教授与参会的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交流,非常耐心且认真地回答了有关问题。李想教授的学术分享专注于危化品安全运输规划方法,对危化品风险监测和运输规划的研究十分深入,且研究内容具有现实意义,研究成果真正应用到现实社会中,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个人履历:
李想,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委员,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导、大数据交通与物流实验室主任,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国家治理青年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研究领域包括交通运输管理、不确定优化、大数据分析等,出版英文专著2部;发表SCI/SSCI收录论文130余篇;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授权国内外专利23项;现任SCI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Systems主编、Information Sciences副主编、Transportmetrica B副主编,担任《运筹与管理》与《系统工程学报》编委、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中国运筹学会理事。